信息网_www.60328.cn

郑州信息网 > 二七 > 正文

湖北骄傲!“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网络整理 2020-01-10 16:16

记者李碗容 柯称 刘闪

通讯员 丘剑山 吴江龙 王潇潇 高翔

2019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京举行,“中国核潜艇之父”中船重工第七一九研究所名誉所长黄旭华获国家最高科技奖,全国仅2位科学家获得此荣誉。

除此之外,湖北省共有28项成果(通用类)获奖,获奖数量在全国保持前列,其中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的两项科技成果分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他隐姓埋名30年为国深潜

此次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是9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全国先进工作者”、“共和国勋章”等荣誉后,再获国家级荣誉。

去年,他荣获“共和国勋章”勋章后,楚天都市报记者对其进行了专访,并在“大国栋梁”系列报道中进行了报道。

让我们再次回顾这篇报道,致敬他的传奇人生!

年过九旬的黄旭华依旧精神矍铄,一早来到中船重工第719研究所的办公室。虽然身体状况不比从前,但他每天上午还是坚持工作。“现在感觉时间太少了,再多给我一点时间就好了。”黄旭华说。对于他投入一生的核潜艇事业,老人觉得自己的贡献还不够。

对于荣获“共和国勋章”,黄旭华深表荣幸的同时,却说自己“不敢当”。他告诉楚天都市报记者,这份荣誉属于所有核潜艇人,他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而已。

弃医学造船科学救国

走进黄旭华的办公室,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个第一代核潜艇模型,一个深蓝、一个金黄,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

“这是我一辈子的精力。我看着特别美,特别亲切。”黄旭华说。他小心擦拭着模型,就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露出慈祥的笑容。

黄旭华的父母是医生,他儿时的志向也是从医,悬壶济世。然而,日寇的入侵,将他的人生计划全盘打乱。战火纷飞,山河破碎,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黄旭华不得不辗转多地求学。

1941年,不时有日机轰炸。17岁的黄旭华就读的学校位于城郊,只要防空警报一响,师生们就要到防空洞中躲避。目睹轰炸过后的惨状,黄旭华心中不解:为什么日本敢这样疯狂侵略中国?

落后就要挨打。为了祖国今后不受欺侮,黄旭华放弃了最初的理想:“我不想学医了。我要学航空、学造船,科学救国!”

1945年,海边出生的黄旭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续写自己与大海的故事。

隐姓埋名筑强国之路

1954年,美国建造的世界第一艘核潜艇首次试航。1957年,苏联第一艘核潜艇下水。核潜艇刚一问世,即被视为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杀手锏”。

时不我待。1958年,作为国家最高机密的核潜艇工程正式立项。黄旭华被秘密召至北京,成为最早参与我国核潜艇研制的29人之一。

虽然如今功成名就,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选择从事这项工作,就意味着“要当一辈子的无名英雄”。

黄旭华记得,当时组织上找每个人都谈了话,提出几点要求:进入这个领域,注定要隐姓埋名、默默无闻,不能暴露工作单位、任务,不能与家人联系。

“参加核潜艇工作,就要像核潜艇一样,潜在水底下。我不希望出名。”说起当年的决定,黄旭华丝毫不后悔。

1957年,黄旭华出差广东时,顺道回了一趟老家。母亲对他说:“母亲老了,希望你常回来看看。”黄旭华连声答应。但是这一别,他却“消失”了30年,连父亲去世都没能回家。

如果再次选择,黄旭华说,他还是会选择最艰苦、最困难的工作。哪怕永远隐姓埋名,只要党和人民能够肯定他的工作成果,他就感觉这一生没有虚度。

花甲痴翁从容探龙宫

虽然研制任务已经结束多年,但每当回忆起过往的点点滴滴,黄旭华的心中依旧会掀起波澜。

任务已然明确,然而,60年前的中国一穷二白,要造核潜艇,谈何容易!真正的核潜艇是什么样,大家都没见过。

没有参考资料,没有外界援助,面对前无古人的难题,黄旭华和同事们从调查研究入手,搜寻有用的信息。

核潜艇工程需要“三驾马车”——堆、艇、弹。大家既分工又合作,三步并作一步,用算盘、计算尺和秤,夜以继日地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成功下水。1981年4月,我国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成功下水。

Tags:中国(1589)国家(291)湖北(319)最高(90)之父(2)核潜艇(2)骄傲(3)黄旭华(1)科技奖(1)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湖北骄傲!“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