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_www.60328.cn

郑州信息网 > 二七 > 正文

最新报道: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开启中缅关系新时代

网络整理 2020-01-18 08:57

从中缅共同倡导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缅甸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70年来,中缅在互尊、互信、互助基础上共同铺就了合作的金银大道。

她还指出,中缅命运共同体建立在双边关系互尊、互信、互助基础之上,也是中国“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的具体展现,“亲体现在中缅高层交往密切,民间情谊浓厚;诚展现在双方在彼此关切的核心问题上真诚希望对方好,特别缅甸在涉港问题上支持中方立场和举措;惠表现在中方除了给予缅甸力所能及的帮助外,还注重提升其自身造血功能;容则为双方尊重各自发展道路,并以积极的、有建设性的方式支持各自处理问题。”

应缅甸联邦共和国总统温敏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月17日至18日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主席新年首次出访,也是时隔19年中国国家主席再次访问缅甸。

云南大学副校长、缅甸研究院院长李晨阳以修复蒲甘古城为例,阐明中缅“胞波”情谊历久弥新的真谛,认为中缅两国人民的亲密交往对促进双边关系发展起到了积极影响。“此前因地震受损的缅甸蒲甘古城在中方文物专家的帮助下,正逐步恢复原貌并于去年成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一案例从侧面说明了中国人民是诚心诚意为缅甸提供力所能及、必要的帮助,也赢得了缅甸人民的真心真意。中缅情谊是建立在将心比心、互相尊重的基础之上,这令两国人民间的情谊更为珍贵。”

“中国国家主席时隔19年再次访问缅甸,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将是中缅关系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李晨阳说。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苏晓晖对本网记者说,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恰逢中缅建交70周年,双方将对两国关系的发展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就下一阶段如何丰富双边关系内涵、实现稳步提升设定基调、主线。“中缅关系经过70年的发展,已夯实了基础,下一步双方将朝着共建中缅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努力。”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缅人民的“胞波”情谊,将随着习近平主席的到访被赋予更多时代内涵。

中缅关系迎提质升级 “胞波”情谊助力共建命运共同体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缅甸政府给予积极回应并参与。2018年,缅甸政府成立了由昂山素季国务资政领导的共建“一带一路”实施领导委员会,与中方拓展合作。在此框架下,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建成,为缅甸实现出口创汇;中企总承包的皎喜电站,竣工投产后解决了缅甸270万人的用电难题;由中企经营的莱比塘铜矿实现了中方企业、缅方合作伙伴、缅甸政府、周边社区、公司员工在内的“五方共赢”,更是带领周边30多个村庄走上富裕道路。

中缅共建“一带一路”步入新阶段 互利共赢促地区发展

近年来,中缅“胞波”情谊更是在两国领导人的战略引领下,激发出促进双方合作的滚滚热浪,成为推动共建中缅命运共同体的源源动力。

“中缅共建‘一带一路’的优势在于双方高层有共识、有决心、有规划、有机制、也有落实到具体的项目,且根据形势和条件的变化不断调整,与时俱进。”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翟崑表示,中缅共建“一带一路”有助于缅甸经济社会转型,有惠于缅甸在基础设施、经济贸易,金融投资等领域的提升,也有助于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与缅甸发展战略的对接,从而激发新的合作模式,这是中缅两国共建“一带一路”互利共赢的具体表现。此次习近平主席的访问也将同缅甸领导人就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擘画出更为精准、具体的蓝图,令中缅合作项目从“大写意”转向“工笔画”,朝着以高质量、可持续、惠民生的目标发展。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告诉记者,他与缅甸智库的专家学者都保持着密切交流,对方十分认同两国间的情感链接,“中缅两国人民有着自然的亲近感,这不仅源于中缅有着2000多公里长的边界线,也在于两国民间交往的日益增多。这是中缅关系发展的良好基础,双方都很重视经营、强化两国间的‘胞波’情谊。这也增强了缅甸人民对中缅经济走廊、共建‘一带一路’的认同。”

专家学者在接受本网记者专访时指出,此访体现出习近平主席对开展周边外交与发展中缅关系的高度重视。此外,这次访问正值中缅建交70周年关键节点,意义非凡。两国必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巩固“胞波”情谊,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开启中缅关系新时代。

从唐代诗人白居易笔下的《骠国乐》到陈毅元帅“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的友好诗篇,中缅“胞波”情谊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两国人民友好交往,民意相通,积淀下宝贵的情谊。

Tags:命运(10)新时代(63)关系(86)开启(137)建中(4)中缅(5)共同体(8)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最新报道: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开启中缅关系新时代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