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_www.60328.cn

郑州信息网 > 二七 > 正文

《海上钢琴师》的空间阐释和断想

网络整理 2020-02-01 23:19

  在《海上钢琴师》中,艺术生活空间与现实物质空间并行,一个明朗、柔性,一个晦暗、坚硬。诗般的文艺生活不是乌托邦,也不是拯救和治愈城市废墟的良药,而是彼此映照、相互阐释

《海上钢琴师》的空间阐释和断想

  4K修复版的《海上钢琴师》近期在国内院线上映了,英文名为“The legend of 1900”。相比之下,汉语片名更想拉近空间镜头,偏重故事戏剧性的阅读;英文片名则推远镜头,执着于时间长河中的传奇镜像。不同描述,反映的是价值观与文化语境的区别。文学艺术的奇妙就在于此——激发人们对文本的精神感应,生产差异化的理解和想象,领略所需的真善美。

  叙述空间的移位,是影片《海上钢琴师》的最大看点。海洋和天空曾经只是神的领地,无法安放沉重的肉身。主人公1900在游轮上出生和成长,历练了独有的人生哲学、人文情感,打破了陆地生活的固化形态和价值经验。无论在城市还是海洋,人都只能占其一角;无论生活半径怎么延长,都是个封闭存在。唯一可以抚慰人心的,是在任何空间向度,生命都可以达到某种极致。

  影片场景,在城市与游轮之间切换。城市在工业文明的装扮下,成为淘金者的天堂。弗吉利亚号从欧洲载着一批批狂热的逐利者到美洲,把他们倾倒在建筑群和战争废墟中,去实现贫穷与富有的梦想交换。不变的航线,是价值核心匮乏、生活同化和生命轴线单一的反映。城市的萧条、荒芜粉碎了人们的乐观,赤裸裸的现实围堵使他们无处遁逃。耸立的楼群与个人失落的反差,形成了生存的巨大裂隙。人们被城市蛊惑和奴役,迷失在无尽巷道中。一拨拨音乐人走进器乐馆,贩卖最后的寄托——乐器。游轮宽容地接纳了1900,闲适的环境让人们看到了新空间的自由,以及成长理念的颠倒。时代拍打着城市,使它流动不止,人们在堆砌的幻象中盲动;海水拍打着游轮,它却在色彩渐变中不落时代刮痕,优雅成蝶。城市的忧伤与海洋的优雅,两个空间成像的对比暗示了困境丛生和选择艰难,什么才是人应有的追求?

《海上钢琴师》的空间阐释和断想

  1999年,该片曾获意大利大卫奖的最佳音乐奖。影片用了大量篇幅,来展示1900的音乐天赋。他在经年累月的航行中找到栖息地,在钢琴88个黑白键中摸到了理想边界,在曲终人散时认清了自我需要,在音乐殿堂中掌握了命运变化节奏。淘金者在天才钢琴师创造的艺术生活中川流不息,与天籁之音擦肩而过。天籁之音,也没能洗涤他们的物质欲望。人类欲望膨胀所引发的战争和精神挤压,破坏了对城市的认知度,催生了迷惘和感伤。爵士乐发明者杰利的挑衅,日常生活滋生的侵略性、排他性尽显无疑。名利场徒增的傲慢和浮躁,污化了艺术的纯粹和诗性,艺术沦为现实的消费品。

  现代技术加速了文明更迭,扩大了欲望黑洞,人们的命运变得不可捉摸。另一方面,也整饰了价值体系,教导人们放弃对自由的眷念。现实粗暴地践踏着残留的人文情怀,解除了人们用来幻想和抵抗的艺术武器,毫不留情地把理想主义者驱赶到城市灰烬中。伴奏师马克斯被迫偷窃唱片,赎回记忆,以留住时光痕迹。1900出生在新纪年和游轮上,时空的新起点隐喻了摆脱社会身份的约定,不确定的成长起点提供了人生探询的新可能。深夜里,他的第一次钢琴演奏惊醒了游客,用Fuck the regulation来挣脱世俗规则的羁绊,理想国开始起航。他在船舷扔掉礼帽,意味着彻底放弃了对世俗的幻想,完成了与时代的分割和自我独立。1900的传奇,不过是现实的吊诡话题,被城市主义嘲笑为疯癫。但影片愿意相信符号化的1900是个真实的艺术幽灵,他的存在提醒着人们不要忘记那个曾经有故事、有海洋、有梦的世界。

《海上钢琴师》的空间阐释和断想

  “爱一个女人,住一所房子,买一块地,望一处风景,走一条死路。”存在的经验被简化为一个个生活瞬间,而这些瞬间很快被风干遗忘,最后留给自己的所剩无几。“存在的遗忘”是影片的母题之一,存在的是社会力量和混乱秩序,遗忘的是自由、情感和梦想。“人会忘了他想留住的,留住他想忘记的”,存在与遗忘的空间博弈从来没有停止,个人理想与现实圈禁的冲突一直持续。前赴后继的淘金者,抛弃了信仰和家园,陷入日常平庸和精神困顿的悲剧。为社会力量掌控的人,难以感知存在的滋味。当人们害怕被时代抛弃而进行各种妥协时,1900选择了隐形,主动要求遗忘,放弃情感、砸毁唱片、静等死亡。有意义的生活、稳定的秩序和丰盈的心灵,才能陪伴人的一生。时代年轮总是主动遗忘,进行合乎利益的选择记忆,唯有个人情感可以抵制时代变迁,防止藐视自己。1900跳出了被时代消费的圈子,也跳出了生命寄存的土壤,必然滑向悲剧。但透过悲喜剧情,我们看到了高贵的灵魂品格和灵动的生命。

Tags: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海上钢琴师》的空间阐释和断想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