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_www.60328.cn

郑州信息网 > 热点信息 > 正文

“汉口之根”江汉区追求卓越之路

网络整理 2025-07-20 04:27

  长江与汉水交汇,塑造了武汉“两江四岸”的独特景观,也造就一个以“江汉”命名的城区——武汉市江汉区。

  历史上的江汉,被称为“汉口之根”、老汉口发源地。“千樯万舶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生动描绘了当时的繁荣景象。

  今天的江汉区,仍是武汉市繁华的中心城区,经济密度湖北省最高,谱写着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卓越篇章。

  “汉口之根”,底蕴深厚

  行走在长江边的武汉,明亮光影中,江汉关昂首挺立,高耸的钟楼仿佛穿越百年时光,注视着眼前的繁华。

  现属江汉区辖区范围内的江汉关,与上海江海关、广州粤海关、天津津海关并称为“近代中国四大海关”,这座带有鲜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特色和英国钟楼设计元素的海关大楼,是武汉的城市地标,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江汉关大楼变身“江汉关博物馆”,虽不再具有海关功能,但早已成为武汉人心中的文化符号。

  翻阅《江汉区志》,这里人杰地灵,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汉口之根”江汉区追求卓越之路

图为江汉关大楼。新华网李征峥 摄

  “汉口”名字的由来,即为汉水入长江之口,呈现在今天的地图上,就是江汉区。这一带因为水域较宽、水势平缓、水深适度,成为天然避风港。

  曾经,这里码头林立,水运繁忙,被称为“楚中第一繁盛处”。

  随着汉口开埠,这里逐渐成为武汉城市近代化的起点。徽帮、晋帮、湘帮,各地商会、会馆云集于此,“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而长江、汉水两江交汇的黄金地段,则是后来作为武汉城市名片著名商业街汉正街、江汉路的前身。

  武汉属于典型码头文化,兼收并蓄,成就了武汉的繁华,也铸就了这座城市独有的性格。对于江汉区而言,海纳百川的胸怀,重情守义的精神特质,早已成为流淌在血脉里的基因。

  敢为人先,勇当示范

  驱车进入江汉区,从新华路由北向南行至建设大道交叉口,便来到“黄金十字”武汉金融街。总部金融机构、高端写字楼林立,繁华摩登气息扑面而来。

  这里是改革创新的先行地。改革开放之初,全国首批个体户在汉正街播下商品经济的火种,武汉民营经济自此发端。1992年,武商集团(原“鄂武商”)在深交所上市,成为中国商业第一股。

  进入新世纪,江汉区争当改革尖兵,跻身十大“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示范典型”“全国创新百强区”。

  近年来,江汉区坚持走“产城人协调发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持续推进城区转型升级,坚决推进“腾笼换鸟”……一大批传统产业及非核心功能向外疏解,工业厂房旧址崛起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

  为吸引高端人才,江汉区在武汉市率先推出“江汉人才卡”,持卡人享有江汉区提供的医疗健康、子女教育、商场优惠、酒店住宿、养老服务系列资源,还能拥有专业金融服务、高端医疗、机场高铁贵宾厅、购房便利等特享权益。一些地段好的老旧小区,政府按市场化方式收购房源,重新装修后作为人才公寓,让“才聚江汉工程”落地生根。

  江汉区通过编制《江汉区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推动人才工作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设立区级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近5年投入4.35亿元用于支持人才培养引进、人才企业发展和人才项目落地。

  江汉区委书记李湛介绍,过去几年里,江汉区吸引数十万大学生就业。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过去老龄化严重的江汉区,如今年轻人口的比例上升到武汉中心城区前三。人口结构“年轻化”,为江汉区发展增添了无限活力。

  2023年,江汉区地区生产总值1627.11亿元,增长7.3%,增速武汉市第一;服务业增加值完成1548.43亿元、增长7.5%,增速武汉中心城区第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97亿元,总量保持湖北省第一。

  今天的江汉区,仍是引领武汉乃至华中地区商业、金融服务业发展的经济强区。

  数字赋能,向新而行

  漫步江汉路步行街,数字技术给百年老街带来新奇体验。深兰科技(武汉)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孙洋介绍,江汉路步行街通过改造,已变身元宇宙街区。未来,数字人“江妮”还会在江汉路元宇宙虚拟直播间直播带货。

“汉口之根”江汉区追求卓越之路

图为江汉路步行街。新华网李征峥 摄

Tags:之路(22)追求卓越(4)汉口之根(1)江汉区(1)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汉口之根”江汉区追求卓越之路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