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_www.60328.cn

郑州信息网 > 热点信息 > 正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2020中国经济弹性足、韧性强 前景光明

网络整理 2019-12-23 17:37

  原标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2020中国经济弹性足、韧性强 前景光明

  人民网北京12月18日电(记者 黄玉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日前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了2019年经济工作,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绘就了2020年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蓝图。

  如何正确看待2019年中国经济工作,对于2020年中国经济,我们应该怎么看?下一步应该怎么干?人民网强国论坛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对会议精神进行解读。

  回顾2019:中国经济弹性足韧性强

  强国论坛:如何看待2019年我国的经济工作和当前经济形势?

  张立群:2019年,中国经济面对非常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及经济下行压力,风险和挑战明显上升,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依靠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三大攻坚战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入,转向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积极成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一个新的基础。

  刘元春:2019年虽然受到结构性、体制性和周期性下行压力叠加的冲击,受到中美贸易冲突和猪肉价格快速上涨两大突发事件的影响,但在六“稳”政策的对冲下,加强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不断出台各类改革举措提高经济增长潜力,确保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中国经济的弹性韧性展示了强大的力量,宏观经济增速依然保持在合理区间,就业稳定,金融风险可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判断中国经济基本面向好,长期向好的态势没有变化,因此经济政策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在稳字当头的基础上要保证经济增长在量和质上有所作为,要保持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基础上加大结构调整和改革开放的力度,为全面落实新发展观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基础。

  宏观调控“稳”字当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明年经济工作政策框架:要坚持稳字当头,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

  强国论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度将“稳”字放在重要位置上,对此您如何解读?如何实现“稳”?

  张立群:“稳”是明年经济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稳”字当头,最重要的还是基于对形势严峻性的预估,是一个底线思维,从最坏的角度来出发。如果经济不稳,社会不稳,我们一切工作都失去了一个基本的前提,“稳”是大局。所以,在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我们首先要把“稳”放在第一位。

  会议强调,要完善和强化“六稳”举措,健全财政、货币、就业这些政策协同和传导落实的机制,对“稳”做了多方面的安排和部署。我认为,要实现“六稳”,我们就要多措并举,在多因素当中实现一个动态均衡,要从系统的角度来看经济运行,来看“六稳”工作,增强全局观念,通过多项措施的相互配合,特别是通过积极扩大内需,把“六稳”工作做实、做好。

  刘元春:我认为,“稳”必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经济增长速度不能出现断崖式下滑;经济增长必须保证就业的稳定、金融市场的稳定,不能突破底线;宏观经济政策必须有效对冲周期性下行力量;结构性改革和改革开放要有效构建新动能,激化微观活力,为中期经济增速的稳定创造条件。

  财政政策重在提质增效 货币政策着眼灵活适度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

  强国论坛:围绕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未来一年我们经济工作的重点在哪里?

  张立群:围绕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我们在明年的着力点,要在聚焦和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因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我们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主要手段。这些年来,中国经济一直是增速下降的态势,围绕经济增速下降,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工作一直没有间断,也积累了很多经验。要进一步在稳增长、保稳定,特别是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更精准地发挥好它的作用。

  精准,就要聚焦、要提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就应该更好地和扩大消费、增加有效投资、稳定就业、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工作更紧密的结合起来,要注重找到发力点,供给和需求两方都能受益,乘数效应比较明显。

Tags: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2020中国经济弹性足、韧性强 前景光明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