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_www.60328.cn

郑州信息网 > 热点信息 > 正文

欧洲危机叠加 安全基石动摇

网络整理 2019-12-24 10:09

欧洲危机叠加 安全基石动摇

5月24日,在唐宁街10号首相府,特雷莎·梅称将辞去保守党领导人一职。 新华社发

欧洲危机叠加 安全基石动摇

11月9日,在乌克兰顿涅茨克州博格达诺夫卡,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驻乌克兰观察团成员监督乌克兰士兵撤离。新华社/路透

欧洲危机叠加 安全基石动摇

4月16日,在法国巴黎,人们为巴黎圣母院祈福。 新华社发

欧洲危机叠加 安全基石动摇

4月15日,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 新华社/法新

  2019年是欧洲局势动荡不已的一年。英国“脱欧”一波三折,乌克兰危机因俄美博弈而无解,法国大规模示威罢工导致内乱不断,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发动机面临“熄火”。美国正式退出《中导条约》,则直接动摇了欧洲安全的基石。

  北约被称“脑死亡”欧洲陷入焦虑

  人们总是善意地相信,在发展的历史长河里,文明进步总是必然,但现实恐怕要让人失望——历史倒车不期而至。

  条约变废纸分歧难掩饰

  《中导条约》被称为“欧洲安全的基石”。8月2日,美国正式退出《中导条约》,引发欧洲恐慌。根据《中导条约》规定,俄美双方不再保有、生产或试验射程500公里至5500公里、作为核武器运载工具的陆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在退约不到3周内,美国试射一枚携带常规弹头的陆基机动巡航导弹。12月12日,美国再次试射一枚陆基常规弹道导弹,并称将此次试射所获数据和经验用于今后研发中程导弹。若这个“冷战时期最成功的军控协议”成废纸一张,那新一轮军备竞赛便极有可能在欧洲一触即发。

  《中导条约》失效,使同样是欧洲安全最重要支柱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成为俄美间最后一份主要军控条约。这一规定两国部署核弹头数量分别不超过1550个的条约于2021年2月到期。如果双方同意,可以延长5年。虽然俄方愿在今年年底前延长这一条约,但美国政府暗示,不愿延长条约。

  全球军控岌岌可危之时,法国总统马克龙一语惊世:“北约脑死亡”。

  军费分摊争吵多年、能源战略矛盾激化、军购政策裂痕加深,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又突然决定从叙东北部撤军,将更多欧洲地缘政治及安全利益置于风险中。尽管北约努力施展外交手段,设法掩饰分歧,但美欧之间、德法之间、法土间此起彼伏的争吵,令北约内部矛盾日益公开化。因此,在11月7日接受专访时,马克龙称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正经历脑死亡”。“脑死亡”说法令西方炸锅,德国总理、加拿大和美国等国高官齐声为北约站台,认定马克龙言论“偏激”。

  乌克兰危机背后是俄美博弈

  乌克兰东部地区持续5年多的战火将乌克兰、俄罗斯和欧洲其他国家拖入持续的地缘政治动荡。旨在解决乌东部冲突的第六次“诺曼底模式”俄、乌、德、法四国峰会于12月9日在巴黎举行。本次峰会没有取得重大突破,四国领导人就乌东部地区政治安排以及边界地区掌控权等核心问题没有达成共识。

  乌克兰危机背后是俄美、俄欧乃至美欧地缘政治博弈。俄罗斯视乌克兰为战略屏障,乌东部地区政治安排是俄乌两国的一个重要分歧所在。美国将乌东部问题视为遏制俄罗斯发展、离间俄欧关系的工具,白宫还希望利用乌东部问题阻止欧洲盟友与俄罗斯改善关系。

  由于“诺曼底模式”巴黎峰会未能解决核心分歧,欧盟成员国领导人12月12日一致同意,延长对俄经济制裁6个月,直至2020年7月。

  挽救《伊核协议》前景渺茫

  《伊核协议》对于防止核扩散和维护地区稳定至关重要。根据协议,伊朗必须停止高丰度浓缩铀活动,接受国际核查等条件。然而在该协议实施近3年间,美国始终认定伊朗是中东地区的“麻烦制造者”及“恐怖分子支持者”。2018年5月8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重启对伊制裁。今年4月,美国宣布停止8个伊朗原油进口方的制裁豁免,以截断伊朗财政收入来源。先前给予一些伊朗原油进口方的制裁豁免也于今年5月1日到期,随后美国将伊朗原油出口“清零”。

  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令欧洲受伤颇深。一方面,欧洲担心如果撕毁协议,伊朗会重新启动核项目,引发核武器扩散,还可能把欧洲拖入中东军事冲突中,“极大损害”欧洲安全;另一方面,美方退出伊核协议让欧洲企业“很受伤”。如果欧洲国家无法确保本国同伊朗做生意的企业免受美国制裁,那么这些欧洲企业为了避险,可能不再与伊朗展开新合作,甚至中止已达成的合同。

  马克龙试图促成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与特朗普在9月联合国大会期间会面。但就会晤提议,美伊并不感冒。

Tags:欧洲危机叠(1)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欧洲危机叠加 安全基石动摇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