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_www.60328.cn

郑州信息网 > 热点信息 > 正文

2018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排名出炉!深圳、上海、广州、北京位居前四

网络整理 2020-01-24 00:22

2018年12月3日,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发布《2018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报告》。

营商环境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改革和对外开放众多领域的系统工程。在国内营商环境水平整体提升的背景下,国内主要城市的营商环境在过去的一年里究竟有哪些改善?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课题组根据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发布的数据,从2017年开始对全国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共35个大中城市的营商环境进行了评价。

2018年,课题组继续对中国的城市营商环境进行评价研究。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排名发生了较大变化,深圳、上海 、广州、北京、重庆依然位居2018年全国营商环境指数前5名,深圳从去年的第三名跃升至排行榜首位,上海从去年的第四名上升至第二名,而广州从去年的第一名下滑至第三名,北京从去年的第二位下滑至第四名,重庆仍然稳居国内第五名。

其他进入前十名的城市依次为成都、南京、杭州、 长沙、武汉。值得注意的是,成都去年排十名开外,今年则排名第六。杭州比去年下滑一位降至第八,长沙则跃居第九。

根据中央和国务院要求,一些特大城市要率先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未来国家主管部门将对全国地级以上城市进行营商环境排名。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汇报,决定开展中国营商环境评价。

为了解过去一年全国范围内主要城市的营商环境改善状况,寻找提升营商环境水平的途径,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课题组编制了“2018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报告”。上述报告采用软环境、基础设施、商务成本、市场环境、社会服务、生态环境6个指标进行测算,具体每个指标下再细分选项。与上一年营商环境指数测算相比,今年增加了每千人市场主体数、常住人口增速等指标。

深圳营商环境全国第一

2018年深圳位居35个城市营商环境指数第一名。

深圳取得该成绩,与多项指标表现良好有关,根据测算,深圳2018年软环境指数排名第一、市场环境指数全国第三, 基础设施指数为排名第五,生态环境指数排名第六。

在软环境方面,深圳得分为全国第一。过去一年深圳的常住人口增速4.59%,为全国第一;深圳市场主体数(从事交易活动的组织和个人)为306.1万个,是全国唯一突破300万的城市;深圳每千人注册市场主体、新增市场主体数,均为全国第一。

深圳每1000人的市场主体数有244个,是京沪的2倍以上。深圳1年内增加的市场主体数,甚至达到了一些省会城市全部注册市场主体累计的总和。另外深圳的生态环境指数排名全国第六,PM2.5年均浓度为全国第四低。深圳基础设施指数为全国第五,市场环境指数为全国第三,人均GDP为全国第一。

广州稳居粤港澳城市群核心城市

广州2017年营商环境指数排名第一,2018年营商环境指数变为第三名。课题组测算发现,广州一些领先优势在发生变化,比如广州商务成本指数得分在降低。具体而言,2016年广州房价收入比为全国第九位,房价相对较低使得广州商务成本低,广州在一线城市具有巨大的成本发展优势。但是2017年广州的房价收入比已经超过了上海,今年变成了全国第四位,背后是广州土地成本上升较快。

广州目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以及全社会货运量居全国第一,广州作为全国商贸中心和华南物流中心的地位实至名归。

不久前,广东省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印发《广州市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涵盖审批服务便利化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企业投资管理体制、贸易便利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市场监管、重点区域营商环境改革共八部分43项创新举措。

目前广州深圳的机场每年航空客流吞吐量之和,才分别和京沪机场的客流量相当,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珠江入海口城市,未来需要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门户城市,拓展国际航线,发展科技、商贸、高端制造业等产业,成为世界级粤港澳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之一。

黑马长沙领跑中部软环境指数跃居全国第二名

长沙2017年的软环境指数排名第31位,2018年软环境指数排名第二,与注册企业、投资增速、人口增长快有关。

长沙2017年末每千人拥有的市场主体数量103个,和杭州接近,超过京沪(每千人市场主体数不到100个),长沙2017年每千人新增市场主体为23个,居全国第八位。其中长沙的常住人口增速为3.57%,位居全国第二,仅仅低于深圳。

Tags: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2018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排名出炉!深圳、上海、广州、北京位居前四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