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_www.60328.cn

郑州信息网 > 热点信息 > 正文

让历史告诉未来——疫情下的“东方华康”启示录

网络整理 2020-03-28 11:49

 

 

repeat

 

很多年以后,当人们回顾起2020年全世界被口罩所笼罩的春天,会想到么呢

就像今天,回顾起2003年的春天时,人们才蓦然惊觉原来SARS病毒加速了中国人的网购需求,内地电子商务的组团发力点正起源于非典那一年。

异曲同工,我们未来的某些生活轨迹,也许就在“COVID-19”的蔓延中,悄然迎来了命运的拐点。

正文:

在哈佛大学日前举办的新冠病毒研讨会上,哈佛大学国际卫生政策与经济学教授、哈佛中国健康合作项目的主任Winnie Yip先生认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初期应对,反映出中国的初级卫生保健系统仍然很薄弱。Yip说:“如果中国能加强初级卫生保健系统,就能分流病人,减少恐慌,并减轻医疗系统的压力”。

无独有偶,2月14日的伦敦,40余位中英两国科学家在英国皇家学会举行的抗击新冠病毒研讨会上发出的防疫建议和Yip的见解“英雄所见略同”。

经此一疫,全社会都会比较清楚地认识到分级诊疗的重要性,新冠也许会为中国进入分级诊疗时代提供一个历史契机。

疫情之后,会给中国的公共卫生留下哪些宝贵遗产经年之后再回首,那时的我们能否说,令国人受益匪浅的“分级诊疗”的破冰起航正是发轫于2020年那个“蝙蝠振翅”的春天。

分级诊疗 三甲迷思

说到分级诊疗,对国人来说普遍一脸懵懂,但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它是一个医疗常识。如果把本次疫情看成全球统考,世界各国给出了同的解题思路。中国严防死守,考出了学霸级高分,尽管获得国际社会普遍点赞,但中国人“不惜一切代价”的勇气和魄,也让其他国家感到效仿门槛太高。另一个成功范本,是以新加坡、日本和德国为代表的佛系对策,一切照常,外松内紧,有条不紊,根据疫情变化逐步提高应急响应,这一流派同样获得了优异成绩。

可见成功之路不止一条,名满天下的“顶流”医生张文宏分析说:“新加坡可以筛查发热病人的诊所有800家,上海发热门诊是110家,北京是76家”。新加坡人口560万,上海人口2400 多万。按照相关规定,不具备X光胸透机和病原检验能力的医院都不会审批建发热门诊。

换言之,要对标新加坡,上海需要再建3400家中高配医院才可以。这未免天方夜谭其实新加坡筛查发热病人的机构不应叫发热门诊,说是疫情预警诊疗区或基层诊疗区更准确。其功能主要是筛查,轻症患者的分流和药物配置在此完成,只有危重的病人才会流入到更专业的医院,让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而国人的就医观念存在着巨大惯性,通常过度依赖大型公立医院,恨不得感冒发烧也要找三甲医院,挂专家号。这种观念使得一旦爆发如新冠疫情这种紧急情况时,会导致大量病人盲目涌向三甲,造成医疗资源的过度透支和拥堵,不堪重负,继而变成病毒集散地、交叉传染源,潘多拉的盒子就此打开。

疫情初期,湖北很多医院的其他医疗被迫停止,许多其他病患因无法及时治疗而伤亡。这种中国百姓普遍患有的“过度依赖三甲综合征”,已经到了非治不可的程度。

非公医疗 蓄势待发

中国非公医疗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东方华康医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爱川先生对此有着独到的观察与思考。2020年3月20日,爱川结合自己的长期实践,就如何促进我国非公立康复医疗机构的建设人才培养与储备传播并普及发达国家的先进康复理念等问题,给出了富有启发性的见解。

之所以用发热门诊为例,无非疫情期间易共鸣而已。无论任何病状,按医疗路径拆解开来, 继而让不同机构、不同体制、不同专业的医护合力协作,分而治之,这便是分级诊疗的理念初衷,如能推广开来,则非公医疗所蕴含的巨大民间潜力就可释放出来,为全体国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Tags: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让历史告诉未来——疫情下的“东方华康”启示录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