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_www.60328.cn

郑州信息网 > 热点信息 > 正文

动态 DR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中的应用

网络整理 2020-04-15 01:10

摘要:自 2019 年 12 月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一至七版)》,明确了胸部影像学表现在确诊病例及临床分型中的重要作用 [1]。胸部 HRCT(高分辨率 CT)检查是当前筛查和诊断的主要手段,床旁 DR 在重型、危重型患者的肺部病灶监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本文侧重于动态 DR 临床应用的观察点,利于临床医生及影像科医生更加客观、动态的了解病情变化,充分发挥动态 DR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中的重要作用 [3]。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毒性;影像诊断;动态 DR;运动功能成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是由 2019 新型冠状病毒(2019-novel  coronaviruses ,2019-nCoV)引起的以肺部炎症性病变为主的急性传染病。胸部高分辨率 CT(high  resolution CT ,HRCT)为主要的影像学诊断手段,所见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和规律性,可为诊疗过程提供重要的循证医学依据。数字 X 线摄影术(digital  radiography ,DR)为组织重叠像,不能做为早期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但在重型、危重型患者的动态观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4]。

一、动态 DR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技术优势

动态 DR 技术是深圳安健科技公司自主研发的动态数字化 X 线摄影技术,具有完整知识产权,是将射线检测单元合并成平板线性阵列,直接连接到大规模集成电路,同时完成射线接收、光电转换和数字化的整个过程。由于是直接转换,减少了传输和信号转换产生的诸多噪声信号,并使用适当的滤波电路来获得低噪声和高灵敏度的影像 [5]。与传统数字化 X 线摄影技术相比,动态 DR 能在一个时间单位内低剂量高速获得多帧 X 线影像,通过图像算法处理系统后,急速输出一段连续动态图像(运动),实现所见即实时。动态 DR 在胸部影像诊断中具有可视化功能,可在任意转动体位时,结合呼吸运动,排除胸部骨骼、心影和肺门大血管重叠或遮盖 [6]。多角度的动态观察胸廓、肋骨、纵隔、心影、膈肌,以及胸腔病变、肺部病变、纵隔病变在呼吸运动状态下的变化 [7],在各种管路位置的提示及治疗效果评估上也能满足临床需要。

二、动态 DR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应用优势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对临床分型明确规定:危重型患者符合出现呼吸衰竭,且需要机械通气;或出现休克;或合并其他脏器功能衰竭需 ICU 监护治疗。回顾分析 2020 年 1 月 15 日至 3 月 31 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确诊患者中的 92 例的临床资料及动态 DR 影像学资料,其中危重型 19 例,重型 73 例。危重型患者平均住院 45 天以上,动态 DR 摄片 35-60 张不等,观察整理影像学提示与临床需求,明确动态 DR 关注的细节主要总结为:

1、变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变化主要分为:影像表现变化,病变数目变化,病变范围变化等。临床不仅需要影像结果提示出实变影,索条影,网格状,斑片状等病变表现的变化,还要提示病变的数目、范围和累及程度等内容,能够评价患者的病情变化。

1.png

图 2 显示双肺野见多发斑片状、索条状高密度影,以下野为著,边缘模糊。

提示:双肺感染,考虑右侧胸腔少量积液可能。对比图 1,双肺透亮度较前增高,双下肺野病灶较前明显吸收好转,透亮度改善。 

2.png

图 4 显示两肺内见多发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界不清,右侧肺门略增大。

提示:双肺符合病毒性肺炎改变,对比图 4,两肺野病变密度增浓,范围进一步扩大,以两中下肺野为重。

2、基础疾病:有些基础疾病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能致使病情持续加重,其中慢性肺部疾病包括:慢支肺气肿、广泛纤维化、支气管扩张、尘肺病、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哮喘等;心脏疾病包括:肺心病、心功能衰竭、血管性疾病等;其它疾病包括:广泛胸膜粘连、膈麻痹、重大胸部外伤等。

3.png

图 5 显示双肺纹理增粗、增多,右上肺野可见多个类圆形低密度,双肺透亮度略减低,以双肺中下野减低为主。双肺野见多发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界不清。右肺门影略增浓。左侧膈面模糊,双侧肋膈角变钝。

提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两肺内感染性病变。主动脉硬化。双侧胸膜肥厚粘连。

Tags:最新资讯(5)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动态 DR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中的应用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