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_www.60328.cn

郑州信息网 > 热点信息 > 正文

村民乐享“变废为宝”的生态红利

网络整理 2020-05-18 14:41

 

 

repeat

 

初夏时节,走进山东沂水县四十里堡镇临站社区卓家屯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生意盎然的绿色苗木随风摇曳,然而就在去年,这里还是内藏垃圾的废旧残垣断壁和闲置荒地。早在新年过后,四十里堡镇就启动了“村庄清洁”行动,将残垣断壁、房前屋后的闲置荒地进行统一平整,并探索利用闲置土地栽培生态苗木,以促进村集体和村民增收,实现生态环境“绿化”和经济效益的融合发展。

环境清洁化--残垣断壁“垃圾场”成清洁平地

“以前村里有六处残垣断壁,有的甚至成了生活垃圾场,一到夏天到处一股臭味,群众看见心里都添堵,现在真是大变样了!环境好了,咱老百姓的‘幸福指数’自然也节节攀升,多亏了村里说干就干的好干部!”村民李长环指着已经清洁平整的土地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

据该镇环卫所主任薛彦方介绍,为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要,新年伊始就在全镇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组织各村对环境卫生遗留问题进行“平种清”式彻底清理,重点平整内藏垃圾且无人居住的残垣断壁,清除“环卫顽疾”,各村行动迅速,成效显著。

资源利用化--平整土地“生态绿”变废为宝

在镇政府的指导协助下,各村两委班子带领广大村民立即行动,仅仅用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将镇内387处残垣断壁、房前屋后空闲地全部平整完成,平整出闲置土地3.1万余平。然而3.1万余平土地不能就此荒废着,如何利用好这块荒地并将之“变废为宝”,成为各社区工作的“头等大事”。卓家屯村支部书记焦奎元说,“对于村集体来说想要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资金不够,我们通过村两委商议、村民代表建议等方式,以‘花小钱、办大事’为目标,找到了美丽乡村建设的灵感——‘变废为宝’。就是把闲置土地利用起来,将环境整治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既建设美丽乡村又使群众吃上生态红利。”

经过多方调研考察和广泛征求村民代表意见,3月初,临站社区卓家屯村闲置土地的使用方案出炉:村委与村内6户平整残垣断壁群众签订土地使用权让渡协议,村集体获得土地使用权并统一购买苗木栽培,待苗木长成销售时,村委和群众按苗木销售利润分红。就这样,该村将闲置土地改造成苗木培植园,已种植苗木5000余棵。

经济效益化--绿化苗木“定销路”促进增收

找到符合四十里堡镇土壤、温度、光照等栽培条件的苗木是镇党委政府始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各村调研中,通过向镇内亨利家庭农场等苗圃基地了解到金叶榆、紫叶李、卫矛等苗木易成活、长势好、售价高、集观赏和环保价值于一身,经研究确立了“政策推动、基地带动、群众行动”的发展思路、“合作社指导+专人养护”的发展方式和“内联基地+外联市场”销售模式,首次在9个村多点分布试点,以点带面逐步开展,引导各村苗木栽培快速发展,建立栽培、供应、服务、市场交易的完整产业链。

“残垣断壁和闲置荒地的平整利用,让土地、资源、劳动力、等要素活了起来,使资源变资产、村民可分红成为现实,既坚持了生态为民的理念又使群众获得了生态红利,极大提高了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和满意度”,镇班子成员崔登俊介绍,“9个试点村已栽培0.4万余平苗木共7万余棵,预计可产生经济效益10余万元。试点可行后还将在2.7万余平闲置土地上陆续栽植,这也将成为全镇又一促农增收的支柱性产业”。

Tags: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村民乐享“变废为宝”的生态红利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