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_www.60328.cn

郑州信息网 > 热点信息 > 正文

“山东手造”杨氏方笙传承古法技艺

网络整理 2023-11-20 16:35

山东单县张集镇田花园村杨氏家庭制作的杨氏方笙在鲁西南当地久负盛名,近日,记者采访了杨氏方笙第4代传承人杨华及其一家。杨华指着一整排刚刚做好的方笙对记者说:“笙是古老的民族乐器,发音清越、音质柔和,有方、圆、大、小不同形式,我们杨氏家族制作的是14簧方笙。经历杨家6代传承古法技艺,迄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

杨华给记者展示了选竹,以及笙斗、笙角、笙架的制作过程。他告诉记者,杨氏制作的方笙多采用安徽紫竹制成,在制笙的过程中,笙簧制作是最核心的技术,决定方笙的音调、音质——正是由于杨华出色的笙簧制作技艺,以及精细的选材,制作的杨氏方笙不仅音色优美,洪亮清晰,而且样式美观,在鲁西南当地及周边县市颇负名气。2021年6月,杨氏方笙制作技艺被评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从曾祖父、祖父,父亲杨德顺,到杨华的儿子及其孙子,杨氏一家6代人会吹笙、制笙,与方笙结下深厚的缘分,并把技艺发展成为手造产业,让杨氏方笙成为名副其实的“山东手造”项目。

今年51岁的杨华从80年代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吹笙、制笙,从简单的乐谱、戏曲,基础的选材学起,经过反复摸索实践,如今他已是在行业内颇有名气,经常到各地和同行切磋交流,讲述传授制笙方法。杨华妻子田艳芝告诉记者,在杨华带领下,她和儿子、儿媳,儿子外公等一个大家庭的8位家庭成员都在从事制笙产业。2016年,他们一家在原来小作坊的基础上,成立山东省单县振华乐器制造厂,人员有10多位,掌握核心技艺的还是杨华和儿子杨阳。

32岁的杨阳曾在安徽的一家音乐学院学习音乐,后来一直跟着父亲学习制笙,如今笙簧制作掌握了核心技艺,成为杨氏方笙的第5代传承人。只见他手持三棱锵刀,将锣铜制作成条状簧片,再用石头打磨光面,然后将簧舌锵开,熟练地调音……二个小时左右的功夫,一个高、中、低音皆完美的笙簧便制作完成。“目前,市场上能够制作笙簧的很少,菏泽市场上只有我们杨氏一家。目前,家里也只有爷爷、父亲和我能够制作。”杨阳说,“杨氏方笙代代传承,一直采取手工制作,一般制作一个方笙需要2---3天,制作十分精细、讲究。根据笙的材质、规格不同,在市场上售价在1000---3000元不等。”

杨华还告诉记者,十几年方笙主要在当地和周边县区销售,主要是一些唢呐、戏曲班有需求,销量比较小;现在随着群众文化生活愈加丰富多彩,人们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自信和喜爱,有很多音乐爱好者、年轻人群体也对方笙有浓厚兴趣和需求。2019年以来,杨华和儿子通过抖音、微信、快手推广杨氏方笙,现在在江苏、安徽、河南以及山东很多市县的音乐爱好者、年轻人群体中有很好的销售市场。“每月能销售30多把,一年有300—400把的销量。杨氏方笙制作过程全部是手工精细制造,不求数量求质量,贵在对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杨华说。

近日,杨华父子制作的杨氏方笙亮相“山东手造

单县善品”非遗购物节,并现场展示吹笙、制笙技艺。“下一步,我们将在传统古法技艺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现代技术的优势,加强和国内同行的切磋交流,以取长补短,制造出更完美的‘杨氏方笙’,让其在更广阔的国际舞台上绽放传统乐器的璀璨光芒。”杨华一边指导8岁的孙子吹笙,一边心情振奋地对记者说出未来愿景。 (于朋)

Tags:记者(93)制作(23)杨氏(2)杨华(1)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山东手造”杨氏方笙传承古法技艺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