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_www.60328.cn

郑州信息网 > 热点信息 > 正文

澳门教育暨青年局局长老柏生: 将“爱国爱澳”编进学生教材

网络整理 2019-12-16 10:46

  大洋网讯 今年是澳门回归20周年,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澳门同胞对于祖国的认同感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便已悄然萌发。1949年10月1日,澳门著名教育家杜岚女士,在当天带领濠江中学的全校师生开始了国情教育的“第一启蒙”。

  如今,新中国已历经70年,澳门也经历了成长最为快速的20年,这一颗赤诚的种子早已长成大树。20年间,在特区政府的推动下,澳门的国情教育已经愈发地法制化、正规化、常态化,这离不开澳门教育界长期以来对国情教育的推广。

  近日,澳门教育暨青年局局长老柏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澳门青年指标2018社会调查”反映,逾九成受访青年“为国家今天所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并认同“国家的发展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澳门已培育和孕育出良好的爱国爱澳氛围,这已成为澳门社会的主流价值。”

  澳门教育暨青年局局长老柏生

  谈回归:

  九成青年为国家成就而自豪

  广州日报:您在澳门生活了几十年,在您看来,澳门回归祖国20年来发生了哪些变化?

  老柏生:澳门回归二十年,整体来说,社会发展迅速、经济稳健向好,澳门市民的基本生活条件和就业得到保障,失业率维持低水平,生活质素不断提升。近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公布和国家惠待澳门市民的政策,澳门市民得到了更广阔的前景和发展空间,能投入大湾区的建设,为祖国发展作出贡献。

  二十年来,一国两制在澳门成功实践,教育发展方面也得到国际认可。澳门青年作为国家和澳门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普遍为国家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根据“澳门中小学生中国历史文化认知指数”调查,澳门中小学生对国家历史文化认知处于中上水平;“澳门青年指标2018社会调查”亦反映,逾九成受访青年“为国家今天所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并认同“国家的发展与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可见特区政府有关工作已取得成果,澳门已培育和孕育出良好的爱国爱澳氛围,成为澳门社会的主流价值。

  广州日报:在您看来,澳门回归祖国20年来,澳门教育事业取得了哪些发展和成就?

  老柏生:回归以来,特区政府一直在贯彻落实“教育兴澳、人才建澳”的施政理念,推动澳门的教育发展及人才培养的工作。自2007/2008学年起,澳门就已经于正规教育内的15个年级全面实施免费教育,成为中国首个提供15年免费教育的地区。特区政府又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1999/2000学年,免费教育津贴开支就有3.7亿元,至2018/2019学年增至约26.0亿元。2019/2020学年全澳共有77所学校121个校部,纳入免费教育学校系统的校部有106个,校部覆盖率达到了95.5%。

  除此之外,特区政府也一直重视澳门学生的综合能力,积极推动学校的课程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当然,还有建校及学校设备环境的优化,以及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提升教学人员的薪酬和福利待遇,确保免费取得卫生护理。自2013/2014起全澳私立学校均为教学人员设立公积金制度。

  谈爱国教育:

  将“爱国爱澳”教育编进教材

  广州日报:澳门一直有爱国爱澳的良好传统,澳门的爱国教育有哪些好的做法?

  老柏生:按照《非高等教育纲要法》《本地学制正规教育课程框架》《基本学力要求》等法规的规定,澳门中学在初中、高中学习阶段均将中国历史列为必修内容。将中华文化的源流和重要成就,以及近代中国所遭遇的侵略和战乱、近代民主政治在中国的探索与实践、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等近代史内容明确列为澳门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学力。我们(教育暨青年局)委托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中学历史教材,将澳门史置入中国历史脉络中,让学生理解澳门与祖国血脉相连的发展历程,今年有超过9成澳门学校选用本套教材。

  特区政府也非常重视品德与公民教育,当中包括认识国家及澳门的历史和文化的内容,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作为公民所须的素质,养成对国家的归属感。我们也有委托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品德与公民》教材,将“爱国爱澳”教育编排在教材内。

  另外,像《基本学力要求》规定了所有本地学制学校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就须“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理解其基本含义,会唱国歌”。为配合相关规定,我们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和国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和区徽》教学资源,2005年开始举办国旗手培训活动,2018年实现全澳所有学校升挂国旗全覆盖,今年更成立了首支“澳门学界升旗队”。

Tags:澳门教育(1)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澳门教育暨青年局局长老柏生: 将“爱国爱澳”编进学生教材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