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_www.60328.cn

郑州信息网 > 热点信息 > 正文

商学教育扎根区域化经济——对话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副院长王要玉

网络整理 2020-07-18 18:48

提要: 根植于苏州乃至江苏,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一直倡导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一方面立足苏南地区经济,深入企业实践,针对企业发展存在问题进行把诊问脉,提供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将这一实践过程中的成果编成高质量的教学案例,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两者相辅相成,为人才培养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动力。

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旨在通过人才培养,积极参与苏州经济发展,推动苏州经济从“苏州制造”向“苏州创造”的不断转型升级。反映在专业课的教学方面,鼓励MBA师生深入企业一线,进行实践教学。

商学教育扎根区域化经济——对话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副院长王要玉

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副院长王要玉

从1982年苏州财校并入苏州大学时成立的财经系,到1985年6月由省财政厅投资共建苏州大学财经学院,其后到2002年更名为苏州大学商学院,再到2010年4月苏州大学与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冠名协议共建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算起来,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的商学教育,已具有近四十年的历史。

就特点而言,苏州大学商学院融入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推动了苏南模式与吴川模式、温州模式并驾齐驱引领中国经济发展,在服务长三角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经济、管理、工程、科技多学科交叉的鲜明特色。

苏州大学商学院的使命是“聚天下英才,育世界精英,积人文情怀,践社会责任” ,其下设经济系、财政系、金融系、经贸系、工商管理系、会计系、电子商务系等7个系科,其中的金融学为江苏省级重点学科、省级品牌专业,会计学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

如今,领导苏州大学商学院发展的王要玉教授,承担着学院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教育的责任。

平衡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MBAChina:中国的管理教育经过了30年的引进、探索和发展,我们如何反思过去,以及面对更有挑战的下一步?

王要玉: 从MBA角度,经过30年的教育实践,我们的中国MBA教育呈现了四个特点。

第一、 招生规模越来越大,以苏州大学为例,近3年报考人数均超过千人,且报考人数逐年增加;

第二、教学形式日趋多样,近年来商学院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情境教学等方面成效显著,成果颇多;

第三、师资结构优化多元。各院校师资逐步打破了院校单一型的师资结构,从事MBA教学的不仅有学院派的学者,也有实务界的专家。院校之间也进行师资交流,同时师资的国际化水平也逐步在提高。多聘请校外导师指导MBA学生的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提高了MBA整体的教学水平;

第四、专业要求越来越高。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招生入学,由于报名人数众多,竞争日益激烈,以苏州大学为例,近三年报名人数均超过千人,而录取名额在300左右。二是培养管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研究生包括MBA培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MBA教育的过程考核越来越严格,这对于我们学校的老师和MBA同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招生培养毕业的要求提高了,MBA的含金量自然也越来越高。

从下一步的发展角度,我们将面临三个挑战。

首先是管理教育如何适应日趋复杂的管理现实?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管理问题日趋复杂,管理教育如何跟上这个步伐,运用国际化的视野和新的技术手段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学生,是商学院教育面临的挑战之一。

其次是管理教育如何体现中国特色和本土经验?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取得许多丰富的成果,我们也要将西方管理理论和管理教育的经验与中国本土管理教育和企业管理实践结合,形成中国经验和中国特色的管理教育。

再次是管理教育如何平衡数量与质量的关系。目前,全国有237所MBA培养院校,MBA专业的招生人数在各专业中是数量最多的之一,各个院校的MBA同质化严重,很难体现自身的特色,同时,人数众多的MBA学生背景不一,差别较大,如何做好特色,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置培养方向,平衡好MBA招生数量和培养质量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个挑战。

与苏州发展接轨

MBAChina : 就学院所在地,拥有区域优势的苏州,近些年正在集聚优势从“苏州制造”向“苏州创造”转型升级。那么,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在其中承担自己的责任?

王要玉: 名城育名校,名校润名城。

我们近年来的发展建设紧跟苏州的战略目标。

Tags: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商学教育扎根区域化经济——对话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副院长王要玉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